Saturday, March 16, 2013

吃老本與不快樂的香港經濟


吃老本與不快樂的香港經濟

特區政府自2004年起便訂出「背靠祖國」的經濟定位,從簽署CEPA到加入國家的五年規劃,香港經濟得益於內地經濟的高速及持續發展,而中央亦加強對香港經濟的研究,評論中肯,提出多項政策建議。

中央智囊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簡稱社科院)於去年發表的《2010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指出香港競爭力仍居全國之首,但優勢續減,香港經濟面對三大挑戰, 包括技術創新不足,人才嚴重流失;面臨內地和國際城市競爭;全球產業升級較快,香港產業升級則相對緩慢。所以社科院建議特區政府採取下列應對措施:配合全 國規劃,重新定位;提升產業質素,領導關鍵產業;促進與內地軟件接軌,加快硬件直通。

重新定位配合規劃
特區政府2004年訂出「背靠祖國」的經濟定位,但並無清楚界定其含義及制訂相應策略,社科院要求特區政府為香港經濟重新定位。是因為思路不清的「背靠祖國」定位難以配合全國經濟五年規劃,但特區政府並無回應社科院的建議。

社科院財貿研究所倪鵬飛教授是《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主編,他於本年5月發表2011年報告書後接受記者訪問時談到香港經濟重新定位問題,指出香港經濟應定 位為「全球城市」,在未來十至二十年內,發展成為國際交往中心、訊息資訊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管理決策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及 全球各類精英人才聚居地(見5月7日《文匯報》)。

倪教授的重新定位建議是從中國整體經濟發展角度出發,當中國於不久將來成為全球最大的經 濟體系時,必須要有「全球城市」相配合,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是當前中國最開放,英語普及與提供服務業為主國際都會,不過回歸後外商不斷投訴港人的英語水平下 降,且空氣污染加劇,樓價與租金高昂均不宜居不易居,而文化及科技的創新競爭力不足,政府管治失效,商界的社會責任感低下,上述環境每況愈下,要求香港成 為全球眾多高端服務業的中心是否有點高不可攀?特區政府再次沒有作出回應。

社科院報告指出2011年香港經濟的綜合競爭力排名仍居全國首 位,但綜合增長競爭力則位列全國294個城市中第288位,幾近包尾,顯示社科院認為特區政府短視的經濟政策會削弱經濟的增長潛力。此外,社科院首次計算 幸福感指數排名表,香港竟名列全國的第271位,反映出香港不斷惡化的貧富懸殊、地產霸權、財團壟斷、官商勾結、商界社會責任感貧乏、勞方乏集體談判權等 均導致社會矛盾與衝突頻生。

香港經濟的綜合競爭力雖暫仍高据首位,但吃老本的經濟政策缺乏增長潛力,隨時會被上海超越;而不快樂的社會,更 令香港這個人均生產總值高達31800美元的亞洲國際都會黯然失色。可惜特區政府對社科院報告並不重視,中央政策組從未就此召開研討會、或邀請社科院的教 授和研究員來港深入闡釋其結論及建議,立法會各黨派也未嘗以此主題動議辯論,香港喧鬧的政黨政治與只重程序的官僚系統,均對長遠發展問題乏興趣,難怪聽不 進社科院的連番建議。

內地不滿港消極心態
特區政府不理會社科院的政策建議,卻只顧不斷跑中央、掙政策,最能反 映中央對特區政府這種消極心態極度不滿的,是內地半官方媒體「中國評論新聞網」於本年2月9日發表題為《香港經濟羨魚莫久結網莫遲》的社評,指出香港的金 融、航運及旅遊三大支柱產業優勢續降,告誡港人切莫以為可長期依賴內地「放水」,就可高枕無憂地享受高消費和高福利,更沒有條件「坐吃山空」。

該 社評對高官及政客的批評尤其尖銳,該社評指出:「(一)前有個別高官以傲慢的心態對待與內地的合作,後有面對經濟發展缺乏方向的無力放任,如今可謂後悔莫 及;(二)聲音大的政客似乎愈來愈多,但是真正能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有識之士並不多見;(三)不少香港現行體制的受惠者,在近乎麻木的機械運作中,迫使香港 民眾提早由領先變為落後,驕傲轉為艷羨;(四)香港的管治精英對生活品質與經濟危機的感受與普羅大眾長期不能同步,也就使得制訂香港經濟政策的群體嚴重缺 乏自我鞭策的內在力量。」

羨魚莫久、結網莫遲,該社評用詞辛辣,批評特區政府不留情,但言之有物,道盡香港經濟當前窘境,對管治精英階層的批評尤其尖銳。想必是情非得已,否則此半官方媒體不會在社評說出如斯重話,公開讓港人瞭解中央為何對特區政府當前經濟政策的不滿。

面對如斯批評,特區政府竟不予置評,由此亦印證該社評對管治精英的批評並非無的放矢。要修訂當前特區政府的經濟政策,關鍵人物仍是行政長官,可是曾蔭權任期快滿,根本無意作任何改革,對特區政府無論是口誅或是筆伐也難奏效,相信中央政府也莫奈之何!

《納入全國規劃、香港何以自處?》這篇六年前的《信報》社評,今天竟更貼題!為香港經濟重新定位以配合全國規劃,及帶領香港經濟走出吃老本及不快樂的陰霾,是下任行政長官的挑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